一、本书封面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700518.jpg
二、过滤泡信息
作者:
[美]伊莱帕里泽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
原作名: T F B:W I I H Y
译者:
方师师
杨媛
出版年: 2020-8-15
定价: 59.8元
装帧: 平装
丛书: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ISBN: 9787300283302
三、内容简介
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帕里泽呼吁那些可以形塑互联网功能的巨头公司,要正视这种信息过滤形式,仔细考虑其可能给社会带来 的负面效应。该演讲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但在YT网站上点击量累积超过400万次。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本书虽然成书于2011年,中间互联网历经天翻地覆的变化,书中提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甚至已经成为“互联网历史”,但另一方面,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后来的现实案例完全印证和支持了作者当时的预言。当我们满怀期望即将进入一个高速互联、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全景式沉浸传播的时代时,多年前作者对于互联网未来生态发展的愿景,而今依然能...
四、作者简介
伊莱帕里泽,美国互联网观察家。1980年1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林肯维尔,2000年毕业于巴德学院西蒙洛克分校,获得法律与政治科学学位。目前是U网站执行总裁,之前担任过网络民运先锋组织MO.的执行董事,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公民社团之一A .的联合创始人。由他执笔的评论曾刊登在《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的民意论坛上。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五、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相关性的追逐赛
第二章 用户即内容
第三章 阿得拉社会
第四章 “你”的循环
第五章 公众无关紧要
六、原文摘录
目前我们正在用一个具有明确的、经过充分辩论的公民责任感和公民身份意识的体系来交换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体系。大告示牌正在拆除编辑决策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全。虽然谷歌和其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大多数个性化过滤器无法把点击量寥寥无几但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的位置。最后,“给人民他们想要的东西”变成一种脆弱而肤浅的公民哲学。
傻大张
2赞
2021-02-06 22:02:5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用户即内容
民主制度要求公民必须将心比心从彼此的角度看待事物,但现在我们反而越来越被自己的过滤泡隔绝包围。民主依赖民众互相分享事实,但我们现在却生活在没有交急的平行宇宙中。
傻大张
2赞
2021-02-06 22:02:57
—— 引自章节:前言
七、短评
反思互联网时代算法对个人信息获取与隐私流动的操纵,好书。
早在十年前,指出“过滤泡”的心理机制和算法机制,以及对互联网巨头的警惕,都是有超前意识的。演讲风格,理论性稍弱,适合给学生做参考书。
相较于学术专著,更像一篇雄辩的演讲。丰富的案例、丰富的理论以及作者作为业内人士的经验观察,是了解互联网、算法于我们的最直观的有力证据。
它更多地提醒你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精神”,在伴随自动化而来的“废人时代”,能够反视结构,反观自身。
互联网的商业广告为消费主义推波助澜,让购物成为某种自我表达。信息巨头制定侵犯隐私的霸王条款,大数据下形成虚拟形象。社交媒体上更容易出现对立,出现新闻炸弹,保持清醒警惕使用。
八、喜欢读过滤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社交媒体简史: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技术垄断
对空言说
九、当前版本有售
豆瓣阅读
35.88元
得到
35.88元
京东商城
48.20元
当当网
37.10元
中图网
53.80元
咪咕云书店
48.00元
孔网
24.50元起
十、关于过滤泡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创新书籍 | 在互联网上阅读书籍英文怎么说 |
关于互联网的书籍推荐 | 我的互联网思维书籍 |
互联网发展史的书籍 | 关于互联网的书籍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