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封面
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0012741.jpg
二、在群中信息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见识城邦
副标题: 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原作名: I S:A D
译者:
程巍
出版年: 2019-1
页数: 128
定价: 3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韩炳哲作品
ISBN: 9787508696911
三、内容简介
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被数字化了的生命实际上导致了社群、公共空间的坍塌,也慢慢侵蚀了政治行动的可能,妨害了有意义的政治议程。
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性反应,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这不是大众,而不过是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不足以称为“我们”,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主导性力量,不能筹谋未来,因为他们深陷当下。
数字群是一个破碎的整体。
当信息胜过思想,一切按照脸书、股市和情报机构的法则运行,民主将受到威胁,自由将受到损害。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
《爱欲之死》
A E
《在群中》
I S
《他者的消失》
D A A
《疲怠社会》...
四、作者简介
韩炳哲(B-C H)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 Pí)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五、目录
前 言 1
毫无敬意 3
愤怒社会 11
在群中 15
去媒体化 25
聪明的汉斯 33
六、原文摘录
在交流中,口头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小。非口头的表达形式,例如手势、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构成了人际间的交流,并且赋予其以触感(Tä)。这里所说的触感不是指身体上的接触,而是指人类感知的多维度和多层次,其中不仅仅包括视觉,还包括其他的感官。数字媒体剥夺了这种触感的和身体感知的交流。
1 回复
4赞
2020-12-20 17:20:52
—— 引自章节:聪明的汉斯 33
数字媒体让真实的对方逐渐消失于无形。
1 回复
4赞
2020-12-20 17:20:52
—— 引自章节:聪明的汉斯 33
七、短评
这个译者是研究马尔库塞的那个程巍吗?怎么还有一条译者注引自百度百科。好像除了罗兰巴特本雅明海德格尔,韩引用各位理论界实红都是为了说他们outdated =_=……这几本抄抄金句差不多了我觉得bug太多
失去距离的我们
数字媒体时代的群体狂欢和孤独个体之镜像。
“扫一扫”跟扫没有任何关系,渐渐远离大地的我们,是否仍有力量的来源?迷恋于数字化的主动和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被监视中迷失。也许已经没有“我们”,只有“群”。韩炳哲的《在群中》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好书
颇具灵光的随笔集,主要引用对象是海德格尔和 Flusser ,后者在作者任职的柏林艺术大学有个人档案馆,国内几无研究。全书中最有锋芒的观点几乎都是 Flusser 提出的:「数字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手的萎缩』。」「非物质未来的人不是劳动人(Homo faber),而是游戏人(Homo ludens)。」从此处又拓展到农民与猎人的区别。可惜被引最多的那本书没有英译……
八、喜欢读在群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爱欲之死
透明社会
他者的消失
精神政治学
倦怠社会
九、当前版本有售
豆瓣阅读
19.99元
得到
19.99元
京东商城
21.00元
当当网
17.50元
限时抢
孔网
15.00元起
十、关于在群中关键词
有关互联网销售的书籍推荐 | 了解互联网金融 书籍 |
关于互联网安全的相关书籍 | 互联网金融的书籍2017 |
互联网趋势的书籍 | 互联网书籍哪个好 |
特别说明:如果本书连接失效,关注微信公号补发: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在群中(ISBN:9787508696911)_【pdf epub txt】_[德] 韩炳哲_中信出版社_2019-1_简介_作者_书评_论坛_推荐_二手》,版权归 山东省互联网金融书籍 所有,侵删!